为什么现在很多公司对应届生只筛选,不培养呢

2025-08-16 19:55

前几天看到有同学说他们中好些同学手里都有实习经历,不凡有3-4段实习经历的同学,而近年毕业人数不断增多,因此企业选择的机会更多,会选择满足当下岗位需求的同学。


但当然也不是企业不培养,就是有经历的同学进入企业也是需要相关培训及前辈带的,仅靠我们前面的实习经历,还不足以胜任未来的工作。





一、企业为什么只做筛选,不培养


成本考量:培养投入大,回报存风险


培养人才绝非一蹴而就,企业需付出高额成本。设计全面且贴合岗位的培训课程,要投入人力、物力与时间;邀请行业资深专家授课,需支付高昂的讲课费用;安排老员工带教,会占用其工作时间,影响业务推进效率。而且,新员工在培训期间,可能因对业务不熟悉、技能不熟练,导致工作效率低下,给企业带来潜在损失。更为关键的是,即便企业投入大量资源培养,员工也可能因各种原因离职,企业前期投入付诸东流,回报充满不确定性,这显然不符合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。


即时需求:业务推进急,筛选更高效


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,市场变化迅速,企业业务拓展和项目推进刻不容缓,对人才的需求往往具有紧迫性。市场上人才资源丰富多样,企业通过严格的筛选机制,如笔试、面试、实操考核等,能够快速从众多求职者中挑选出具备相应技能和经验、能立即投入工作的人才,满足当下的用人需求。相比之下,培养人才是一个长期过程,无法在短时间内为企业创造价值,难以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。


人才流动:离职风险高,培养易“为他人做嫁衣”


如今,人才流动性日益增大,员工更换工作的频率提高。企业即便投入大量资源精心培养员工,使其成为业务骨干,也难以保证员工会长期留在企业。一旦员工培养成熟后选择跳槽,企业不仅损失了培养成本,还可能面临人才短缺的困境,而竞争对手却能坐享其成。这种风险使得企业在培养人才时顾虑重重,更倾向于直接筛选已有能力的人才。





二、职场起步:以谦逊与学习力开启成功之门


谦逊待人,搭建沟通桥梁


不管处于实习阶段,还是正式踏入工作岗位,谦逊都是开启职场成长大门的第一把钥匙。初来乍到,若总是端着架子,一副高高在上、自以为是的模样,会让同事和前辈心生反感,谁还愿意倾囊相授呢?谦逊诚恳的态度能迅速拉近与他人的距离,营造和谐的职场氛围。比如,在实习时,主动向同事打招呼,虚心请教问题,认真倾听他们的经验分享,展现出对他们的尊重和认可。这样,大家会更愿意接纳你,愿意在你有困惑时给予帮助和指导,为你的职场成长奠定良好的人际基础。


主动学习,明确职责技能


进入新岗位,不能被动等待他人安排,而要主动出击,深入了解工作岗位的职责和任务。仔细研读岗位说明书,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,分析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具备哪些技能和知识。比如,若从事新媒体运营工作,就要清楚需要掌握文案撰写、图片处理、数据分析等技能。同时,熟悉工作流程,了解每个环节的操作规范和时间节点,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。


积极询问,加速上手进程


主动询问是快速成长的捷径。遇到不懂的问题,不要害怕麻烦前辈,要及时向他们请教。前辈们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,他们的指点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。在询问时,要注意方式方法,提前整理好问题,有针对性地提问,提高沟通效率。比如,在请教文案撰写技巧时,可以带上自己写的初稿,让前辈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。通过不断地主动学习和询问,你能更快地熟悉工作,提升自己的能力,早日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职场人。


三、职场软实力的隐性竞争力构建


在某头部咨询公司的晋升评估中,沟通能力、抗压能力等软技能占比达40%。这揭示了一个被忽视的真相:当硬技能趋同时,软实力往往成为决定性因素。


1. 情绪管理:从“玻璃心”到“反脆弱”


建立情绪缓冲带:面对批评时,先问“这个反馈具体指什么?”而非急于辩解。某产品经理通过“3秒呼吸法”平复情绪,将客户投诉转化为需求洞察机会


培养成长型思维:将失败视为数据点而非人格否定。某销售连续3个月未达标,通过分析通话录音发现话术缺陷,次月业绩增长200%


设置心理锚点:每天记录3件小成就,强化自我效能感。某实习生坚持写“成功日记”,3个月后从团队边缘人物成长为项目核心成员


2. 人际协作:从“单打独斗”到“价值联结”


精准识别利益相关者:用“权力-利益矩阵”分析团队关系,优先满足关键决策者的需求。某新人通过定期向直属领导同步工作进展,3个月获得参与核心项目的机会


创造非对称价值:提供他人需要的独特资源。某行政专员利用业余时间整理的《供应商黑名单》,成为部门采购决策的重要参考


建立反馈循环:主动寻求他人建议并落地改进。某程序员邀请测试同事提前评审代码,将bug率降低50%,获得年度优秀员工


3. 时间管理:从“被动应对”到“主动掌控”


采用“吃青蛙法则”:每天优先处理最具挑战的任务。某运营总监坚持先完成数据分析报告,再处理日常事务,工作效率提升3倍


设置“防干扰屏障”:用番茄工作法划分专注时段。某设计师通过关闭手机通知,将设计稿交付周期从3天缩短至1天


预留弹性空间:为突发任务保留20%时间缓冲。某项目经理通过这种策略,成功应对了3次客户临时变更需求


当企业培养新人成为“奢侈品”,求职者必须学会“自我造血”。这个时代不会辜负持续进化的人——那些每天提前1小时到公司研究业务的人,那些利用通勤时间听行业播客的人,那些把每个项目都当作作品打磨的人,终将在职场竞争中构建起不可替代的优势。记住:真正的职场安全感,从来不是企业给的,而是你随时能创造价值的能力给的。从现在开始,做自己人生的投资人,让每一分钟学习都产生复利效应。


没有经验怎么入职大厂、国企?

知行公社提供一站式陪伴式求职,帮助每一位渴望拿到满意offer的同学,从帮助同学自我认识、背景能力、求职信息、面试技巧等四个维度去提升你的求职竞争力

每节课都是行业导师辅导干货满满,性价比全网最高从职业规划-改简历-群面-单面mock都有涉及还有自身八大问等常见问题的总结真的能够帮助你很多,从开始的面试小白到逐渐建立起了自信,清楚了解了自己的优缺点,有了明确的方向也告别了焦虑与内耗。

v2-cb1d1a11528370952bc7fe3eb2ea23eb_r.png

知行公社最新的真实学员评价,看完可以做一个参考:

318.jpg

318-1.png


以上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公司对应届生只筛选,不培养呢?内容,有不懂得同学可以咨询小编,在线为大家答疑解惑~

*更多求职干货和面试信息,可以看看这里:公众号“知行公社校招”这里有最全求职招聘信息!

8fa790d5f4dfef8778ee47ff2960784.png

扫码添加微信(定制求职方案)加入求职培训
更有求职礼包/现金红包双重好礼等你来拿!
微信号:zxqz0102
复制微信号